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慢性咳嗽的臨床診療思路

慢性咳嗽的臨床診療思路

2012-05-09 09:54 閱讀:3307 來源:愛愛醫(yī)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咳嗽是呼吸系統(tǒng)最常見的癥狀,按其病程分為急性咳嗽時間3周、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胸片無明顯病變)。急性咳嗽病因診斷相對容易,常見病因為普通感冒和急性支氣管炎,以止咳化痰對癥治療為主。 慢性咳嗽病因較為復雜,不僅涉及呼吸系統(tǒng),有些還與

    咳嗽是呼吸系統(tǒng)最常見的癥狀,按其病程分為急性咳嗽時間<3周、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胸片無明顯病變)。急性咳嗽病因診斷相對容易,常見病因為普通感冒和急性支氣管炎,以止咳化痰對癥治療為主。

    慢性咳嗽病因較為復雜,不僅涉及呼吸系統(tǒng),有些還與耳鼻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有關。對于胸部影像學無明顯異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類病人最易被臨床醫(yī)生所疏忽,很多病人長期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療而無效,有些病人因診斷不清反復進行X線胸片、CT等檢查,不僅加重了病人的經(jīng)濟負擔,還極大地影響了病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本文總結了國內(nèi)外慢性咳嗽的最新診治進展,希望能對臨床醫(yī)生有所裨益。

    一、慢性咳嗽的病因

    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包括鼻后滴漏綜合征(Postnasal d** syndrome,PNDs)、咳嗽變異型哮喘(Cough varied asthma, CVA)和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duced cough,GERC)。廣州呼研所最近完成的一項門診慢性咳嗽病因研究,發(fā)現(xiàn)除上述外,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和變應性咳嗽(Atopic cough,AC)亦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二、慢性咳嗽常見病因的診斷與治療

    1. 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EB)

    是一種以嗜酸細胞浸潤增加為特征的非哮喘型支氣管炎,其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征性,部分病人表現(xiàn)類似CVA,體格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診斷主要依靠誘導痰細胞學檢查,具體標準:
    ①慢性咳嗽,多為刺激性干咳。
    ②X線胸片正常。
    ③肺通氣功能正常、組胺激發(fā)試驗陰性。
    ④誘導痰細胞學分類EOS≥3%,排除肺部其它嗜酸細胞增多性疾病。
    ⑤吸入或口服激素抗炎治療有效。

    EB對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反應良好,治療后咳嗽很快消失或明顯減輕,痰EOS數(shù)明顯下降至正?;蚪咏!V委熗ǔ2捎梦胩瞧べ|(zhì)激素,或加用強的松口服10~20 mg/天,持續(xù)3~7天。

    2. 鼻后滴漏綜合征(PNDs)

    指鼻咽喉部疾病引起鼻后和喉咽部有較多分泌物粘附,甚至反流入聲門或氣管導致咳嗽。引起PNDs的基礎疾病包括: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全年性過敏性鼻炎/非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感染后鼻炎、過敏性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竇炎等。

    診斷線索:
    ①鼻癢、鼻塞、打噴嚏、鼻分泌物鼻后滴流感和(或)咽后壁黏液附著感。
    ②鼻竇平片或CT顯示鼻竇黏膜增厚>6 mm、竇腔模糊不清或有液平提示PNDs系由慢性鼻竇炎引起。
    ③鼻咽鏡檢查發(fā)現(xiàn)鼻部粘膜充血、水腫和黏液附著或鵝卵石樣表現(xiàn)等。
    ④按鼻炎或副鼻竇炎治療(吸入激素、抗組胺藥、抗生素、沖洗鼻腔或局部引流)有效,這是確定PNDs病因診斷的重要依據(jù)。

    由于PNDs涉及多種基礎疾病,無特異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診斷標準復雜,近年來有的學者直接采用鼻炎/鼻竇炎作為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而不用鼻后滴漏綜合征的術語。

    PNDs的治療依據(jù)其基礎疾病而不同:
    ①鼻腔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
    ②變應性鼻炎口服或吸入第二代抗組胺藥,效果不佳時聯(lián)用第一代抗組胺劑加減充血劑或復方止咳制劑(阿斯美)會有一定幫助。
    ③非變應性鼻炎、鼻竇炎或伴有鼻塞或鼻后滴流者,可考慮應用減充血劑(偽麻黃堿)、第一代抗組胺藥撲爾敏和中樞性鎮(zhèn)咳藥(美沙芬)或復方止咳制劑(阿斯美)。
    ④可選用酮替芬等其它抗過敏藥,必要時短期口服激素。
    ⑤異丙托溴胺鼻腔吸入治療,適合非變應性鼻炎。
    ⑥鼻竇炎者根據(jù)情況選用抗生素治療、鼻沖洗引流治療。

    3. 咳嗽變異型哮喘(CVA)

    表現(xiàn)為刺激性干咳,通??人员容^劇烈,夜間咳嗽為一個重要特征。常規(guī)抗感冒、抗感染治療無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可以有效緩解咳嗽癥狀,此點可用來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
    ①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癥狀,無明顯喘息和呼吸困難。
    ②氣道高反性(BHR)檢查:支氣管組胺激發(fā)試驗陽性或PEF日間變異率≥20%。
    ③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咳嗽。
    ④給予支氣管擴張劑和/或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或復方止咳制劑(阿斯美) 治療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BHR陰性不能排除哮喘,下列因素可造成假陰性: ①技術人員的熟練程度。②病人的配合。③藥物的干擾。④吸入裝置。

    4.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ERC)

    指胃酸和其它胃內(nèi)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導致以咳嗽為突出癥狀??人源蠖喟l(fā)生在日間和直立位而很少有夜間癥狀,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痰。但臨床上也有不少GER性咳嗽患者完全沒有反流癥狀和進食相關癥狀,咳嗽是其唯一的臨床表現(xiàn),因此無食管反流癥狀的慢性咳嗽患者并不能排除GERC的可能。

    診斷標準:
    ①慢性咳嗽,干咳為主。
    ②食管pH值24 h監(jiān)測遠端電極Demeester總積分≥14.72(國人≥12.70),癥狀相關系數(shù)SAP≥75%。
    ③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④抗反流治療(胃動力藥+質(zhì)子泵抑制劑)有效。

    鋇餐檢查和胃鏡檢查對GERC的診斷價值有限,且不能確定反流和咳嗽的關系。當懷疑患者有局部解剖結構異常、裂孔疝、食管狹窄和潰瘍時,鋇餐檢查仍有一定價值。

    對于無食道pH監(jiān)測的單位或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慢性咳嗽病人,我們建議具有如下癥狀者可考慮行診斷性治療。
    ①患者有明顯的進食相關的咳嗽,如餐后咳嗽、進食咳嗽等,對提示診斷有一定的意義。
    ②患者伴有胃食管反流癥狀,如反酸、 氣、胸骨后燒灼感等。
    ③排除CVA、EB、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疾病,或按這些疾病治療效果不佳。

    GERC的治療:
    ①調(diào)整生活方式:減肥、高蛋白低脂飲食,避免進食酸辣性、油膩食物及飲料,避免飲用咖啡及吸煙,抬高床頭。
    ②藥物:常選用H2拮抗劑或質(zhì)子泵抑制劑聯(lián)合胃動力藥,一般需治療2~4周顯效,療程3~6個月以上。
    ③少數(shù)內(nèi)科治療失敗的患者,考慮抗反流手術,常用胃底折疊術。

    5. 變應性咳嗽(AC)

    臨床上某些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一些特應癥的因素,抗組胺藥物及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有效,但不能診為CVA、過敏性鼻炎或EB,將此類咳嗽定義為變應性咳嗽,與變應性咽喉炎、EB等關系及異同有待進一步明確。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刺激性陣發(fā)性干咳,白天或夜間均可,油煙、灰塵、冷空氣、講話等容易誘發(fā)咳嗽,常伴有咽喉發(fā)癢。

    診斷標準:
    ①符合慢性咳嗽標準。
    ②肺通氣功能正常,氣道高反應性檢測陰性。
    ③具有下列指征之一:過敏物質(zhì)接觸史、過敏原皮試陽性、血清總IgE或特異性IgE增高、外周血嗜酸細胞增高或咳嗽敏感性增高。
    ④排除CVA、EB、過敏性鼻炎等引起的慢性咳嗽。
    ⑤抗組胺藥、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有效。

    AC患者大部分對抗組胺藥物治療有效,必要時加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或復方止咳制劑(阿斯美),時間1~2周。

    糖皮質(zhì)激素對EB、過敏性鼻炎、AC等原因誘發(fā)的咳嗽均有效,因此,不能單純依賴糖皮質(zhì)激素有效作為哮喘的診斷標準。阿斯美是由氨茶堿(25 mg)、鹽酸甲氧那明(12.5 mg)、那可?。? mg)和撲爾敏(2 mg)四種成分復方而成的復方止咳制劑,四種成分協(xié)同作用,起到止咳、平喘、祛痰、抗炎以及抗過敏的作用;并且因為每種成分的劑量小于常規(guī)治療劑量,所以安全性好;特有的5號小膠囊,服用方便,可作為治療慢性咳嗽的一種常用藥。

    三、慢性咳嗽病因診斷思路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結合Irwin's解剖學診斷程序和國內(nèi)臨床研究結果,重新制定了一個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程序(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即將發(fā)表)。主要思路是:
    ①重視病史,包括耳鼻喉和消化系統(tǒng)檢查;
    ②根據(jù)病史選擇有關檢查,檢查由簡單到復雜,先常見病,后少見病;
    ③條件不具備時,根據(jù)臨床特征進行診斷性治療;
    ④根據(jù)治療反應確定咳嗽病因,治療無效時再選擇有關檢查。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