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張云鵬治療危重癥經(jīng)驗舉隅

張云鵬治療危重癥經(jīng)驗舉隅

2012-08-14 11:13 閱讀:2220 來源: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張云鵬主任醫(yī)師,全國名老中醫(yī)專家,首屆上海市名中醫(yī),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y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防止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中醫(yī)藥科研協(xié)作組專家,上海市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專家組成員。張師從事臨床、教學、科研、文獻逾半個世紀。他崇經(jīng)典

    張云鵬主任醫(yī)師,全國名老中醫(yī)專家,首屆上海市名中醫(yī),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y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防止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中醫(yī)藥科研協(xié)作組專家,上海市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專家組成員。張師從事臨床、教學、科研、文獻逾半個世紀。他崇經(jīng)典,重臨床,精辨證,多年來成功搶救了很多危重癥患者。他立法用藥,時而溫法,時而下法,或補中寓攻,或寒熱并用,有膽有識,不失時機,始終遵循辨證論治為要旨,茲舉隅如下。

    案一: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心衰

    曾某,男,55歲。

    心悸氣急,呼吸困難加劇住院半月余,邀張師會診?;颊哂写⑿灾夤苎撞∈?年,近半月精神萎頓懶言,心慌不安,身汗如油,氣急抬肩,端坐呼吸,口唇紫紺,下肢浮腫,四肢清冷,晨起反熱而煩,前數(shù)日下利,日有4~5次。檢查:頸靜脈怒張,兩肺呼吸音低伴有濕性啰音,心臟向兩邊稍擴大,兩下肢明顯凹陷性水腫。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動過速,右心房增大(肺型P波),頻發(fā)室性早搏,心肌損害。舌質(zhì)紫,舌苔薄白。脈細數(shù)不勻而促。西醫(yī)診斷:肺源性心臟??;慢性心衰。中醫(yī)診斷:肺脹;心絕。辨證分析:陰陽兩虛,陽氣欲脫。治擬回陽救逆,益氣固脫。處方用藥:制附子30g(先煎),干姜10g,茯苓30g,黨參30g, 白術(shù)10g,代赭石15g(先煎)。每日1劑。

    隨訪:服藥6劑后,精神轉(zhuǎn)佳,氣急較平,能坐臥自如。仍以此方加減。8月25日癥狀控制,病情穩(wěn)定而出院。

    按:此為寒厥之證,用回陽固脫之法?!秱摗返?9條:“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今下利后復有汗,四肢清冷,晨起煩躁,脈細而促,此為陰陽兩虛,心陽不振,陽氣欲脫,故用茯苓四逆湯回陽與復陰兼顧,加代赭石者,取參赭鎮(zhèn)氣湯之意。一救垂危之陽,一鎮(zhèn)將脫之氣,兩者合用而獲效。

    案二:風濕性心臟病心衰并發(fā)腎衰

    胡某,女,51歲。

    浮腫加重,氣促,不能平臥半月余。1965年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近半個月來浮腫加重,已5天無尿,腹脹難忍,腹水日增,神情淡漠,呼吸急促,端坐呼吸,晝夜不能臥床,扶坐床邊,呻吟不已,口唇指趾紫紺,心悸,煩躁不安,四肢不溫。檢查: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肝肋下5cm,劍突下7cm,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兩下肢明顯凹陷性水腫。心電圖提示:心房纖顫。5月5日檢查非蛋白氮45.7mmol/L,肌酐208.6μmol/L。舌質(zhì)暗紅,苔少。脈沉細而散。西醫(yī)診斷: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心房纖顫,心力衰竭Ⅲ級,并發(fā)腎衰。中醫(yī)診斷:心絕,腎絕。辨證分析:心腎陽衰,水邪泛濫,脈絡瘀阻,陽氣欲絕。治療原則:溫陽逐水,理氣化瘀,攻補兼施,中西同治。處方用藥:制附子90g(先煎),肉桂15g,葶藶子10g(包),黑白丑15g,黃芪50g,木香10g,大腹皮20g,益母草30g,丹參50g,茅根50g,白術(shù)15g,砂仁10g(后下),桃仁10g,五加皮15g,茯苓60g,紅棗5枚。每日1劑。原西醫(yī)抗菌、利尿、強心藥物繼續(xù)使用治療。

    隨訪:服中藥后,解出小便200~300ml,但腹仍脹滿,脈仍沉細而散,小便澀而不暢,5月7日處方,于前方中加吉林紅參15g,以扶正益氣固脫;加石韋20g,琥珀末6g,以通利水道。

    5月9日,近2天日尿量約200ml,胸悶,腹脹,舌質(zhì)暗紅,苔少,肝臟瘀血明顯,故加地鱉蟲10g以活血軟堅。

    5月16日,日尿量增為500ml,水腫有好轉(zhuǎn),制附子劑量逐步減少。

    5月23日化驗:血非蛋白氮28.6 mmol/L,肌酐176.5 μmol/L。上方加減,連服17劑后,下肢浮腫消失,每日尿量約700ml,精神轉(zhuǎn)佳,食欲增進,已脫險境。

    按:水腫與心、肺、脾、腎諸臟功能障礙有關(guān)。風心病后期,可見心力衰竭,嚴重者可延及腎衰。中醫(yī)認為:多屬陽氣衰微,水濕泛濫,氣機升降失常,癥見全身浮腫,胸腹痞滿,呼吸急促,小便不利,為本虛標實之證,急予扶正兼祛邪,溫陽與逐水并用,挽生命于頃刻。本案為絕病類的心絕、腎絕。“絕”乃體內(nèi)精氣、真陽、陰血等消耗殆盡,臟腑及其所司之功能已完全衰竭所致。古人曾將其具體歸納為“五絕”。今心腎陽虛,水邪泛濫,犯肺及脾,肝脈瘀阻,心腎陽氣將絕,非用大劑不能挽回其臨絕之境,用心衰合劑(張云鵬經(jīng)驗方,由葶藶子、黃芪、桑白皮、車前子、丹參、五加皮組成)加減治之。急予附子、肉桂溫心腎之陽;葶藶子、大棗以瀉肺逐水;黃芪、白術(shù)、茯苓益氣健脾利水;黑白丑、五加皮、大腹皮逐水消脹;木香、砂仁調(diào)暢氣機;桃仁、丹參、益母草化瘀利水。本方攻補兼施,扶正不礙邪,攻邪不傷正,扶正以溫陽為先,祛邪以逐水為主,兩者并行而不悖,各司其道而奏效。

    案三:急性胰腺炎

    李某,女,48歲。

    患者2周前因腹痛血淀粉酶升高,在當?shù)蒯t(yī)院按胰腺炎治療,癥狀一度緩解。2天前因飲食不慎,脘腹痛痛又起,腹?jié)M痛拒按,且伴發(fā)熱,體溫38℃,大便偏干,日行1次。血淀粉酶升高為1157IU/L(正常﹤500IU/L)。舌質(zhì)偏紅,苔淡黃膩,脈弦細。西醫(yī)診斷:胰腺炎。中醫(yī)診斷:腹痛。辨證分析:濕熱壅滯中焦,氣血運行受阻,氣機升降失調(diào)。治療原則:清熱化濕,理氣攻下,活血止痛,調(diào)理氣機。處方用藥:柴胡10g,黃芩20g,白芍20g,枳殼20g,姜半夏10g,生大黃(后下)12g,連翹30g,敗醬草30g,蒲公英30g,生苡仁20g,延胡索20g,郁金15g,丹參15g,當歸10g。

    隨訪:服藥1周,患者因自覺療效明顯,故自行續(xù)藥1周。二診來訴,腹痛已完全消失,僅在大便前稍感脘腹作脹,大便干稀不調(diào),便后則緩。效不更方,于前方僅加佩蘭15g,枳殼增至30g,大黃增至18g(后下),繼續(xù)服14劑,于9月20日復查血淀粉酶正常。諸癥由此而除。

    按:胰腺炎常因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暢,特別是嗜食肥甘,醇酒厚味,生冷不潔,或外感風寒濕邪等誘發(fā),常導致肝膽、脾胃功能紊亂,氣機升降失調(diào),升清降濁功能障礙,濕熱壅滯中焦,氣血運行受阻,瘀郁不通,不通則痛。本案用藥乃取大柴胡湯加減而成。考《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云:“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第103條“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第136條“熱結(jié)在里,復往來寒熱者”,第138條“心中痞硬”等,與胰腺炎所致癥狀頗似。今加連翹、敗醬草、蒲公英、生苡仁,加強清熱化濕之力;增延胡索、郁金、丹參,理氣活血,調(diào)暢氣血之運行,取通則不痛之義。

    以上三則均為張云鵬老師多年之前成功搶救危重癥的病案。張師熟讀經(jīng)典著作,善用經(jīng)方,辨證用藥精到,認為危重癥要全面分析病情,探索疾病原委,詳審病機變化,認真細致辨證,大膽果斷用藥,這是搶救中的關(guān)鍵所在。他靈活運用經(jīng)方,更對中藥的使用有較深的體會,曾述先賢吳佩衡在《醫(yī)藥簡述》中說:中藥十大“主帥”,一附子,二干姜,三肉桂,四麻黃,五桂枝,六細辛,七石膏,八大黃,九芒硝,十黃連。張師認為:“吳老很有見地,但定為主帥似嫌多矣。”明·張景岳在《本草正》指出,以人參、附子、熟地、大黃為藥中四維。至于四維之說,緣于《管子》稱: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言其重要,藥中四維,亦重要之義。張師認為:從搶救危重病人而言,應以人參、附子、大黃、石膏為主,可稱為四大元帥,亦可稱為新藥中四維。懂得如何使用人參、附子、大黃、石膏最為重要。

    案一寒厥之證,非大溫之劑,不能還陰陽于頃刻,故用四逆以回陽,方中用附子達30g,而案二中附子更是達到90g,劑量極大,用于鼓動人之陽氣,張師認為,附子雖大辛大熱大毒,但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guān)奪將之氣,通行全身十二經(jīng)脈,驅(qū)除陰邪,回陽救逆,確有主帥之力,他對其臨床應用指征歸納為主要指征和參考指征,故應用自如。案二中還用吉林紅參15g與大劑附子相伍,益氣溫陽固脫,力挽危癥。案三根據(jù)“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的理論,處方中使用大黃,起到了通利六腑的作用,大黃主通利泄?jié)M,攻逐邪毒,能下一切癥瘕積聚,去陳垢而安五臟,猶如勘亂擒賊而平天下,故有將軍之稱,凡癥見大便秘結(jié),腹脹滿痛,脈實,舌苔黃,張師必定要使用大黃。他認為大黃攻下既要得其時,還要得其法。得其時,謂不宜失下,不宜妄下;得其法,謂審證候之緩急,度邪正之虛實。邪實而正不虛者,可用攻下,邪實而正虛者,宜扶正攻下并舉。劑量由小到大,但亦有極量,遵循果斷與謹慎相結(jié)合的原則,張師最大劑量曾用至50g。至于石膏,乃白虎湯之主藥,曾用于治療乙型腦炎療效顯著,張師還用石膏與麻黃、杏仁配伍,用于熱壅于肺,肺氣上逆,熱渴咳喘的肺炎患者,也有病之后期而陽虛者,應用麻杏石甘湯加附子而取效。張師的這些臨床經(jīng)驗是非常寶貴的,同時這些案例的成功治療,也說明中醫(yī)參與治療急危重癥有光明的前景。


分享到:
  版權(quán)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本站所有轉(zhuǎn)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zhuǎn)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