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加味三子養(yǎng)親湯 肺源性心臟病良方

加味三子養(yǎng)親湯 肺源性心臟病良方

2012-05-18 10:16 閱讀:3227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三子養(yǎng)親湯出自《韓氏醫(yī)通》,其主要用于痰壅氣滯導致的咳喘等證,由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組成。筆者用其加減為五子肺心病方,治療肺源性心臟病,療效滿意,介紹如下: 組成及用法 白芥子10克,紫蘇子12克,車前子10克,葶藶子8克,萊菔子10克,大棗10克,

    三子養(yǎng)親湯出自《韓氏醫(yī)通》,其主要用于痰壅氣滯導致的咳喘等證,由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組成。筆者用其加減為“五子肺心病方”,治療肺源性心臟病,療效滿意,介紹如下:

    組成及用法

    白芥子10克,紫蘇子12克,車前子10克,葶藶子8克,萊菔子10克,大棗10克,所有藥品包煎,分3次溫服,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1~2個療程后,腫消,咳喘緩,改用辨證處方加減治療。

    病案舉例

    患者王某某,女,1946年出生,平素有慢性支氣管炎20多年。2006年8月12初診?;颊?月前,由于氣候變化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發(fā)作,先后在村醫(yī)院、衛(wèi)生院以“慢性支氣管炎伴感染”治療3周,未見明顯好轉;轉到地方疾控中心以“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伴感染”治療1月余,未見好轉,病情反加重;轉到縣人民醫(yī)院以“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治療2周,病情更加重,達到喘不能動,口唇發(fā)紫,全身中度浮腫;轉到三甲醫(yī)院診斷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功能衰竭、慢性支氣管炎伴嚴重肺部感染”,病危,隨時有生命危險,患者及家屬擔心死在外地,放棄住院治療,回家“等死”。遂來求筆者上門診治,“死馬當活馬醫(yī)”,只是盡點人道治療而已。

    診見:喘氣不能坐臥,依椅而坐,口唇發(fā)紺,不能動彈,動則喘氣加重,顏面浮腫,時有咳嗽,痰多伴黃,食欲差,胸腹有脹悶感,足跗浮腫,有明顯凹陷,小便量少而黃,大便偶有結,舌淡苔厚膩,脈濡數(shù)無力。血壓:140/98mmHg,心律:143次/分,體溫:37.8℃,呼吸次數(shù)達30次/分。

    西醫(yī)診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伴心功能衰竭,慢性支氣管炎伴感染。中醫(yī)診斷:痰飲,喘證,肺脹,胸痹。辨證:痰熱阻肺,水飲凌心,脾腎陽虛。

    治療:

    1.西醫(yī)給予抗感染、糾正心衰等治療,分別用頭孢拉定、香丹注射液、替硝唑等靜脈用藥,每天液體量控制在250毫升~300毫升,每天1次。

    2.中醫(yī)湯劑:熟地黃20克,山藥1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山茱萸10克,丹參10克,麻黃5克,大棗5克,水煎服,每日1劑。溫服。

    治療兩天后,患者無明顯好轉,反心悸、心慌,喘氣加重??紤]水飲凌心,心脈瘀阻,肺絡不宣,繼續(xù)按西醫(yī)方法治療,停用上方,改方為:

    白芥子10克,紫蘇子12克,葶藶子8克,萊菔子10克,車前子10克,麻黃3克,大棗10克,布包水煎服,煎2次混勻分3次服用,每日1劑。

    2劑后,患者明顯感覺好轉,心律降到102次/分,呼吸次數(shù)降到26次/分。筆者恍然大悟,原來患者病情一次次加重,達到極其嚴重的狀態(tài),是因大量輸液,水濕過多,飲停胸肺,心脈瘀阻而致。效不更方,以防攻伐太過,再傷正氣,加黃芪15克,丹參10克。

    1周后,患者能下床適當走動,食欲增加,浮腫明顯減輕,血壓 128/80mmHg,心律 83次/分,呼吸 23次/分,余癥明顯減輕。2周后,浮腫消退,咳嗽次數(shù)少,痰少,可以緩慢走動,稍動重喘氣,舌淡苔薄白,脈細數(shù)有力。

    停用西醫(yī)治療,在后方基礎上隨證加減治療1月余,諸證輕微,可做一般家務。再隨證加減調養(yǎng)1月后,到縣醫(yī)院做X攝片顯示,肺源性心臟病臨床痊愈,慢性支氣管炎并發(fā)的感染完全控制,臨床治愈。囑避風,防著涼,慢性支氣管炎發(fā)作及時治療,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目前還健在。

    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大多數(shù)因基礎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等加重而致。西醫(yī)對該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控制感染、改善通氣、合理氧療等。導致心功能衰竭者可用利尿劑、擴血管藥等。根據(jù)該病的基礎病及并發(fā)癥等,歸屬于中醫(yī)的喘證、哮證、肺脹、痰飲、胸痹等病范疇。

    對于本病的病機,在基層的認識不是很到位,部分患者因為反復的輸液,液體量過大、過快,導致飲停胸肺而加重。筆者在三子養(yǎng)親湯的基礎上加車前子、葶藶子、大棗。方中白芥子味辛性溫,具有溫肺祛痰,利氣散結等功效,《本草綱目》載“利氣豁痰……治咳嗽反胃”。紫蘇子味辛性溫,具有止咳平喘等功效,《本草逢原》稱其為“胸膈不利者宜之……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葶藶子味苦辛性寒,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藥性論》說其“療肺壅上氣咳嗽,除胸中痰飲” 。車前子味甘性寒,具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等功效,《藥性論》認為其為“去心胸煩熱”的佳品。萊菔子味辛甘性平,具有消食化積,降氣化痰等功效,《本草綱目》載其“下氣定喘,治痰”。大棗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藥性等功效,《日華子本草》稱其具有“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損”等功能。六藥共湊清肺平喘、潤肺化痰、瀉肺消腫、利水除飲等功效,對減輕該病心功能衰竭有很好的療效。

    近年來,筆者每遇到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因為反復不規(guī)則應用液體導致加重的患者,用此方后都收到比較理想的療效,說明該方在改善心肺功能方面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筆者觀察,不管什么證候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出現(xiàn)浮腫時用該方都會很快使腫消,且大多數(shù)腫消后不反彈,腫消則余證隨之緩解。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