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醫(yī)藥資訊 >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卒中亞型相關性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卒中亞型相關性

2011-02-16 11:13 閱讀:1090 來源:中國醫(yī)學論壇報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理解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卒中亞型的相關性可能有利于更有效地預防卒中。在1987-1989年間,我們對13560例無臨床卒中的男性和女性(45~64歲)進行了社區(qū)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的首次檢查

  理解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卒中亞型的相關性可能有利于更有效地預防卒中。在1987-1989年間,我們對13560例無臨床卒中的男性和女性(45~64歲)進行了社區(qū)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的首次檢查,通過院內監(jiān)測確定卒中發(fā)生率。
  在平均隨訪15.7年間,發(fā)生82例出血性和621例缺血性卒中事件(131例為腔隙性卒中、358例為非腔隙性卒中、132例為心源性卒中)。結果顯示,頸動脈內膜中層較厚的患者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發(fā)生率較高。盡管此正相關性可見于所有卒中亞型,但校正年齡、性別和種族后,與出血性和腔隙性卒中相比,心源性和非腔隙性卒中發(fā)生的相對風險比(RR)較高。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位于最低五分位數(<0.61 mm)的受試者相比,位于最高五分位數(≥0.85 mm)患者校正后的出血性、腔隙性、非腔隙性和心源性卒中發(fā)生的RR分別為2.55(95% CI 1.09~5.94)、2.89(95% CI 1.50~5.54)、3.61(95% CI 2.33~5.99)和6.12(95% CI 2.71~13.9)。此外再經協變量校正后,非腔隙性卒中和心源性卒中發(fā)生的RR降低,但仍具統(tǒng)計學顯著性(趨勢P值均<0.001)。與白人相比,黑人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腔隙性卒中的相關性略強(交互作用P值為0.07)。
  研究提示,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各亞型卒中發(fā)生風險升高均相關,但該相關性可能依亞型不同而異。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