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頭條 > 專訪諾獎得主屠呦呦:爭議背后是淡然

專訪諾獎得主屠呦呦:爭議背后是淡然

2015-10-13 20:10 閱讀:1137 來源:環(huán)球醫(y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高興之余也引發(fā)巨大爭議。屠呦呦的三無身份(無留學背景、無博士學位、無院士頭銜)引人矚目。同時,關于榮譽到底是屬于個人還是屬于集體,也引發(fā)有關公平性的激烈討論。對于這些爭議,屠呦呦本人怎么說呢?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高興之余也引發(fā)巨大爭議。屠呦呦的“三無”身份(無留學背景、無博士學位、無院士頭銜)引人矚目。同時,關于榮譽到底是屬于個人還是屬于集體,也引發(fā)有關公平性的激烈討論。對于這些爭議,屠呦呦本人怎么說呢?

    近日,屠呦呦在家中接受了《**》采訪。

    屠呦呦的家位于北京一座公寓的20層。她的丈夫李廷昭是一位冶金工程師。

    關于研究

    回憶工作的開始,屠呦呦介紹,中國與北越的關系曾經(jīng)非常好。在越戰(zhàn)期間,他們發(fā)生了流行性瘧疾。瘧疾導致的士兵戰(zhàn)斗力損失是打仗損失的兩到三倍。瘧原蟲已對所有現(xiàn)成藥物都產(chǎn)生了抗藥性。美國也在努力研究新藥,因為他們也因瘧疾損失士兵。在她所在的研究所,因為文革,所有的研究都停下來了,但這個項目是毛主席和周總理特批的。一家軍醫(yī)院的研究一直沒有好的結(jié)果,所以他們1969年找到她所在的研究所,要求幫助。他們?nèi)蚊肋线蠐雾椖控撠熑?。年輕的屠呦呦雄心勃勃,很高興在那個混亂的時候有事情做了。

    文化大***期間雖然混亂,但研究人員們有電、水和顯微鏡,總是有這些東西。設備都是中國制造的。需要其他設備時,他們會去軍隊醫(yī)院。

    在小鼠和猴子身上測試了青蒿素,證明它是有效的之后,屠呦呦和兩位同事也服了藥,表明藥不會死人。屠呦呦認為,這是自己作為藥物化學家的責任和工作的一部分。

    中國當時沒有專利這回事,大家對專利一無所知。屠呦呦做的東西都交給領導了。參加任務的每個人都盡自己所能做了貢獻。

    關于院士評選

    屠呦呦表示,自己申請了好幾次中國科學院院士,因為人們告訴她,她應該去申請。她確實得到了一些對這個發(fā)現(xiàn)的獎勵。在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她的單位得了獎。作為小組長,她代表小組領了獎。衛(wèi)計委長部長曾親自推薦她當院士。但是,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情況很復雜。

    關于榮譽歸屬

    包括屠呦呦以前同事在內(nèi)的一些批評者說,屠呦呦不應該成為這個成果的唯一發(fā)現(xiàn)者,這項工作是集體努力的結(jié)果。

    對此,屠呦呦說:“每個人都有發(fā)表意見的權利。我們都相信集體主義。我只是想好好工作。當然,沒有團隊,我什么都不是。國外比如美國,很關心應該把功勞歸給哪些個人。外國人讀了有關歷史記錄,挑選了我。中國總是獎勵集體,但外國的獎勵不同。這個榮譽屬于我和我的團隊,也屬于整個國家。我不在乎那么多。我只知道,我做了所有的那些實驗。那些記錄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查看。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事實。歷史就是歷史。”

    由于腰不好,醫(yī)生建議屠呦呦盡快做手術。至于12月能否去瑞典領獎,屠呦呦表示不保證會去。

    “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獲得了諾貝爾獎是個很高的榮譽。青蒿素研究獲獎是當年研究團隊集體攻關的成績,是中國科學家集體的榮譽,也標志中醫(yī)研究科學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是一種認可。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科學家的驕傲。”這段獲獎感言,屠呦呦寫在了一張紙上,曾一字一句地向記者念出來。她的聲音清脆,口音夾帶著濃濃的寧波味道。

    曾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在其一篇名為《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得文章中給出了比較中肯的觀點。雖然對于青蒿素的歸屬問題爭議不斷,但有三點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提取,對于發(fā)現(xiàn)青蒿的抗瘧作用和進一步研究青蒿都很關鍵;其次,具體分離純化青蒿素的鐘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組的成員;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組是在會議上得知屠呦呦小組發(fā)現(xiàn)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瘧作用以后進行的,獲得純化分子也晚于鐘裕容。

    返璞歸真,無論蜚語再多,屠呦呦的科學貢獻都無法泯滅。正如饒毅所說:最重要的是,這些藥物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我們應該推崇他們的工作、肯定他們的成就。科學,有著客觀的標準,通過爭論可以讓我們更加接近真理。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本站所有轉(zhuǎn)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zhuǎn)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