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II型糖尿病的中醫(yī)基礎為脾虛

II型糖尿病的中醫(yī)基礎為脾虛

2018-08-11 14:08 閱讀:8348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柏澤鋒 責任編輯:南山雪
[導讀] 2型糖尿病屬中醫(yī)“消渴”范疇,臨床以口渴多飲、多食易饑、小便頻數、或尿有甜味、形體消瘦為臨床特征。歷代醫(yī)家多以“陰虛燥熱”論之,治療重于養(yǎng)陰清熱。

2型糖尿病屬中醫(yī)“消渴”范疇,臨床以口渴多飲、多食易饑、小便頻數、或尿有甜味、形體消瘦為臨床特征。歷代醫(yī)家多以“陰虛燥熱”論之,治療重于養(yǎng)陰清熱。但是消渴病為什么燥熱口渴,小便應少反頻數?為什么多食卻形體反瘦?而且現在消渴發(fā)病多與肥胖有關,“肥人多痰濕”,為什么痰濕盛之體反易患陰虛燥熱之疾?


本文認為這些矛盾的現象主要是由于脾虛失運,清氣不升所致,脾氣虧虛可導致消渴病患者出現種種臨床表現。

II型糖尿病的中醫(yī)基礎為脾虛


1.脾與消渴關系的理論沿革


中醫(yī)學對消渴病的論述首見于《內經》?!鹅`樞.五變篇》說:“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既言五臟,脾當然在其中,《靈樞.本藏篇》說:“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鹅`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脾脈微小為消癉”。都是說脾虛與消渴的關系。《靈樞.奇病論篇》說:“脾癉,……此肥美之所發(fā)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后世多重視“內熱”,卻忽視了“中滿”乃是脾為肥甘化熱所滯,失其健運之明證,是消渴發(fā)病的一大關鍵。且同文指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首次明確了消渴病形成與脾運水谷津液有關。《內經》論消癉之治方:“治之以蘭,除陳氣也”?!疤m”者佩蘭之謂,有化濕醒脾之功?!督饏T要略》消渴篇,以白虎加人參湯治療渴而多飲者,后世奉為上消主方,方中以白虎湯清肺胃熱與人參健脾益氣生津相伍,茯苓滲脾濕助脾運,培補后天。金.劉完素《三消論》認為:“今消渴者,脾胃極虛,益宜溫補,若服寒藥,耗損脾胃,本氣虛乏,而難治也?!鼻?張志聰《侶山堂類辨?消渴論》認為:“有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調水道而消渴者?!栽锲⒅幹沃荷仙床豢室?。”清.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治消渴方玉液湯重用黃芪,并謂黃芪能助脾氣上升,還有散清達肺之用,而燥渴可愈。佐以滋陰之品,更具陽升陰應,云行雨施之妙,實即通過恢復脾轉輸水谷津液的正常功能,糾正飲食水谷精微在輸布利用及代謝中的不平衡狀態(tài),使燥渴病態(tài)得以消除,可謂求本之治。已故名醫(yī)施今墨[1]治療消渴病也以黃芪、淮山藥、蒼術、玄參為基本藥物。呂靖中[2]老中醫(yī)多年來臨床經驗總結,認為脾胃功能異常是導致本病的根本,臨床用藥重益氣健脾的原則。劉仕昌[3]教授主張通過補脾養(yǎng)胃為主,滋養(yǎng)化源,往往得到滿意的療效。據統(tǒng)計,漢唐以來的消渴方300余首,其中配用治脾之藥者達半數以上?,F代藥理研究已證實,許多治脾藥物如人參、黃芪、淮山藥、白術、蒼術、茯苓、玉竹等具有降血糖療消渴的作用[4],從而顯示了從脾探索消渴病的有效治療途徑是大有希望的。聶秀香等[5]從脾論治2型糖尿病104例臨床研究發(fā)現自制益氣健脾消糖寧口服液具有降糖、降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抗疲勞等作用,安全有效。朱章志等[6]研究發(fā)現健脾益氣中藥能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肝細胞膜釋放的抑制腺苷酸環(huán)化酶活力的胰島素介體量,改善高胰島素血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2.脾氣虛弱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機


2.1 從臨床表現分析“脾虛致消”抓住了脾虛的病機關鍵,就可以合理解釋現在臨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某些貌似矛盾的表現。脾氣不足,失其散精之職,不能布津達肺,反水液下滲故表現為口干口渴而小便頻數,多飲是飲水自救的表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外合四肢,脾氣虧虛則水谷不能化生精微以充養(yǎng)肌肉、肢體,故常見體重下降,倦怠乏力,多食善饑是食谷自救的表現。2型糖尿病患者多形體肥胖,體內多痰濕,更加重了脾運化的失常。脾虛化源不足,氣血虧虛,心失所養(yǎng),則心悸失眠;脾氣虧虛,不能運化水谷,故食后腹脹;氣虛推送無力,大腸傳導失司,可致便秘;脾氣下陷,清濁不分,混雜而下亦可致泄瀉。脾虛日久,運化水液障礙,氣血運行不暢,致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形成,臨床上表現為各種并發(fā)癥:痰濁瘀血痹阻心脈,可致胸痹(冠心病等心血管病變);濕郁內困,土壅木郁,郁而成火,肝陽易亢,陽化風動,煉液成痰,痰阻經絡,血脈瘀滯,可出現半身不遂、言語蹇澀等癥狀的中風?。ㄌ悄虿∧X病);痰濁瘀血阻滯于四肢經絡,而見四肢的疼痛、麻木、發(fā)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若濕聚化熱,濕熱下注,使局部氣血凝滯,筋脈不暢,化腐成疽,可釀成足患(糖尿病足);氣血不能上乘,目失所養(yǎng),加上氣血運行不暢,可成視物昏花等各種目疾(糖尿病性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脾虛日久,損及腎臟,先后天并損。脾虛不能運化,精微下注;腎氣虛失于封藏,精微滲泄,從而出現蛋白尿。脾虛不能制水,腎虛則水無所主,導致水濕泛濫,發(fā)于肌膚而為水腫(糖尿病腎病)。從以上分析來看,從2型糖尿病發(fā)病到出現并發(fā)癥,脾虛這一病機一直貫穿于疾病的整個始終,所以說脾氣虛弱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機。


綜上所述,脾氣虛弱是消渴的病機關鍵,而脾氣的特點是升清,脾的升清功能是脾臟整體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和源泉,脾運化水谷和水液的功能也正是通過脾的升清功能來實現的?!端貑?經脈別論篇》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脾氣如果不能升清,水谷精微和水液就將滯留在體內,得不到輸布,運化功能也就無從說起。而脾氣功能減弱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就是《素問》所說的脾氣散精功能的減弱,所以脾氣不能升清正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基礎。血中的葡萄糖主要是供給機體能量的,是飲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質,可歸屬于《素問》所說的“精氣”。所以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高,蓄積在血液之中不能輸布于五臟六腑營養(yǎng)四肢,正是由于脾氣不能升清,失于健運所致。日久精微物質壅遏不化,內生濕濁,阻遏血運,更使脾氣升清運化受困,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脾氣更不能升清,導致消渴病病情的加重。


2.2 “三消之說”與“脾虛致消”的本質統(tǒng)一傳統(tǒng)的三消之說,亦莫不關乎脾,現分論之。

1.上消,渴飲無度,飲已而燥熱依然。明代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指出,“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陽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當分實火水虧而治,并提出于清涼藥中加升麻,以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誠以肺之津液全源于胃而由脾轉輸升達所至。脾之轉輸功能正常,則入胃之水源源而到,達肺之津續(xù)續(xù)而來,自然肺津可布而燥渴止。脾失健運,而飲水雖多無以達肺潤燥平焚之用,多飲之水夾飲**微下注而為小便頻數,尿味甜。所以臨床所見上則燥渴如焚,下則水津外流的水津分布與代謝異常顯然與脾有關。


2.中消,消谷善饑,脾為太陰濕土,胃為陽明燥土,兩者表里相合,同居脘腹中焦,燥潤相濟,升降有序,納運配合,脾為胃運化水谷化生之精微,達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充養(yǎng)肌膚。若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縱然消谷多食,四肢百骸亦不得稟水谷氣,筋骨肌肉皆無以充養(yǎng),而形體日漸消瘦,甚則肢體痿廢不用。對此,張仲景《金匱要略》消渴病篇已有論述:“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惫省兜は姆ā芬嘣疲骸盁嵝钣谥校⑻撌苤?,伏陽蒸胃,消谷善饑,飲食倍常,不生肌肉……”。3.下消之證,諸家責之于腎,然《靈樞·口問》明言:“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消渴者小便如膏如脂,均為甜味,甘者脾之本味,故《張氏醫(yī)通》說:“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味,此脾氣下脫,為病最重?!毕嗜站?,病入下焦,亦多脾腎同病,先后天并損??梢姡撓收?,雖以肺胃腎而分上中下三焦,實皆與脾的病理變化有關。傳統(tǒng)的“陰虛燥熱”只反映了機體局部水津匱乏的現象,而沒有反應造成這種現象的實質是脾氣虧虛,水谷精微不布所致。所以脾虛是消渴病病機關鍵。張延群[7]對208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癥候學調查,結果發(fā)現氣虛證出現率為88.75%,占諸癥之首,且在血糖輕、中、重度增高3組中均出現頻率最高,從流行病的角度表明氣虛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機。臨床上也有很多的2型糖尿病病人沒有口渴、多飲、消瘦的癥狀,如果采用“陰虛燥熱”立論,辨證施治就無從著手,但是從糖尿病具有糖的利用障礙、血糖偏高的本質出發(fā),掌握消渴病脾氣虧虛,水谷精微輸布失常的關鍵病機,其辨證治療也就抓住了關鍵。


3.從脾入手治療消渴病


3.1 益氣健脾,升舉清陽是消渴病的重要治法消渴病中脾虛不能升清,因此要重視益氣健脾,升舉清陽的治法,順應脾升清之性。名老中醫(yī)關幼波[8]治療糖尿病的專方藥有六味:生黃芪、仙靈脾、杭白芍、生甘草、烏梅、葛根。葛根味辛性涼,升發(fā)陽氣,鼓舞胃氣上行。仙靈脾辛溫,補腎助陽,驅散風寒,亦具升散之功,協(xié)助葛根升散清陽。黃芪補益中氣,升發(fā)清氣,與仙靈脾互伍,更增強益氣之功,以使升清力著。全方可達到升發(fā)清氣,津液得以布散的功能。王生林等[9]用升清降濁運脾湯治療糖尿病109例,依據河南省衛(wèi)生廳制定的《臨床常見病診斷依據與療效判定標準》,臨床治愈25例,有效7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9.91%。龐鐵良等[10]關于升清降糖方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影響的臨床觀察發(fā)現:升清降糖方能夠提高2型糖尿病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且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


3.2 溫脾燥脾法亦可治療消渴病既然脾虛是消渴病的一大病機,那么不同于滋陰清熱,可用溫脾燥脾法治療脾虛消渴。清?張志聰著《侶山堂類辨》說:“有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調水道而為消渴者。人但知以涼潤之藥治渴,不知脾喜燥而肺惡寒。誠觀泄瀉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輸而惟下泄故爾。以燥脾之藥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涼潤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熱治渴,人所不知也?!鼻?陳修園也認為脾虛水津失運乃消渴產生之病機關鍵,并在《醫(yī)學從眾錄》中記載了溫脾燥脾法治療消渴的病案。


脾氣虛嚴重可導致脾陽虛,故消渴病后期以正虛為主,更宜以溫運脾腎之陽為主,使正氣回復,方能正復邪退,體弱多病、年過不惑之人尤需調養(yǎng)。助陽則陽生陰長,精血自充;戕陽則陰露陽歿,氣乃消亡。糖尿病并發(fā)癥也需貫徹健脾顧護陽氣的原則。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常出現四肢麻痹發(fā)涼或末端掣痛等,在辨證用藥基礎上,可選加桂枝、石菖蒲等溫通經脈。糖尿病合并腎病,主要表現為蛋白尿、血尿、腰痛、浮腫等,乃脾虛及腎,下元不固所致,宜參芪真武湯。近代名醫(yī)施今墨十分重視顧護脾胃之本,認為:“倘僅用苦寒、甘寒以折之,則中焦之結不開,故治糖尿病時欲求回津滋肝腎,水火升降陰陽協(xié)調,病可向愈?!敝荜柕?sup>[11]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時,運用中醫(yī)溫補脾腎、固精秘濁法組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尿,確實具有降低尿蛋白,改善臨床癥狀的功效。莊軍等[12]用溫腎健脾湯治療糖尿病腹瀉40例,療效明顯優(yōu)于西藥,且無不良反應。


總而言之,脾虛失運,清氣不升是2型糖尿病的病機關鍵,氣的升降運動失常是核心所在。由于升清降濁互為因果,濁降有利于升清,有利于氣機升降有序,因此通利六腑,使水濕、痰濁、瘀血諸邪得以祛除,更加有利于脾恢復升清功能,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王玲芝.論脾氣下陷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機[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6,25(9):585-586.
[2]趙云芳.呂靖中老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經驗[J].中醫(yī)函授通訊,2000,19(5):11-12.
[3]鐘嘉熙.劉仕昌教授治療糖尿病經驗[J].新中醫(yī),1995,27(1):11-12.
[4]潘善余.糖尿病從脾論治探討[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4,1:6-7.
[5]聶秀香,李悅春,劉金鳳等.從脾論治2型糖尿病104例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2,26(4):271-273.
[6]朱章志,黃從強,何敏等.健脾益氣中藥對脾氣虛證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介體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4,15(2):107-109.
[7]張延群,韓清,和貴章,等.2080例糖尿病患者證候與血糖關系分析[J].中醫(yī)雜志,1996,37(10):617.
[8]米一鄂.首批***名老中醫(yī)效驗秘方精選(續(xù)集)[M].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9:163.
[9]王生林,盧士耀.升清降濁運脾湯治療糖尿病109例[J]。河南中醫(yī),2004,24(10):33-34.
[10]龐鐵良,龐秀花.升清降糖方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影響的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yī)2006,25(9):546-548.
[11]周陽,徐燦坤,穆標,等.溫補脾腎固精秘濁法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40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5,32(5):423-424.
[12]莊軍,化莉,呂文波,等.溫腎健脾湯治療糖尿病腹瀉40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06,14(3):195-196.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