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肝病科醫(yī)學進展 > 核苷類藥物治療HBV相關肝硬化近、遠期療效研究進展

核苷類藥物治療HBV相關肝硬化近、遠期療效研究進展

2015-08-10 21:05 閱讀:1655 來源:中國肝臟病雜志 作者:林* 責任編輯:林夕
[導讀]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導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全球約有3.5億HBV攜帶者,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于HBV相關疾病。

    作者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肝病科  閆雪華 李佳栗 陳小勇 張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導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全球約有3.5億HBV攜帶者,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于HBV相關疾病。中國HBV攜帶者約占全球的1/3,其中20%——30%發(fā)展成肝硬化,而一旦至肝硬化失代償期,5年生存率將降至19%——35%,且2%——5%肝硬化患者可發(fā)展成肝細胞肝癌。HBV病毒載量與慢性肝病進展及肝癌發(fā)生率呈正相關,有效抑制病毒可大大減緩慢性肝病進展及肝癌發(fā)生,從根本上改善其預后。目前國內(nèi)外針對HBV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干擾素和核苷(酸)類藥物,但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應用干擾素可導致肝功能損傷加重,即使在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使用也存在肝功能失代償風險,故禁用或慎用。核苷(酸)類藥物為HBV聚合酶的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在人體內(nèi)磷酸化后,與自然底物三磷酸腺嘌呤脫氧核苷酸(dATP)競爭結(jié)合到病毒的DNA鏈上,終止HBV DNA鏈的延伸,從而達到抑制病毒**的目的。目前臨床常用的有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韋酯(ADV)、恩替卡韋(ETV)、替比夫定(LdT)和替諾福韋酯(TDF)。

    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為2′-3′雙脫氧-3′-硫胞嘧啶核苷的異性構(gòu)體,在人體內(nèi)的活性成分為三磷酸拉米夫定,與三磷酸脫氧胞苷競爭,抑制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活性,阻斷HBVDNA負鏈和正鏈的合成,從而抑制病毒**。

    Liaw等報道LAM治療早期HBV相關肝硬化患者中的長期療效:隨訪3年,使進展期肝纖維化或肝硬化患者疾病進展的風險降低了55%,使肝細胞癌發(fā)生風險降低了51%,該項研究首次證實了LAM抗病毒治療可延緩疾病進展、降低肝細胞癌發(fā)生率。Hiraoka等研究了LAM治療Child-Pugh評分>7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結(jié)果顯示6個月后治療組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白蛋白、腹水及Child-Pugh評分等均明顯改善(P<0.05),生存率高(P<0.05)。但LAM在抗病毒治療6個月后多出現(xiàn)耐藥:一項針對長期接受LAM治療的51例患者進行隨訪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156周時YMDD變異發(fā)生率為53%.LAM治療HBV相關失代償肝硬化,多數(shù)患者Child-Pugh積分可改善,但出現(xiàn)YMDD變異的患者常較快死亡。LAM治療5年的耐藥發(fā)生率高達70%,故LAM不被推薦為HBV相關肝硬化患者一線單獨用藥。

    阿德福韋酯

    ADV在體內(nèi)的活性成分為二磷酸阿德福韋,通過與腺苷酸競爭,以DNA鏈的終止物抑制HBV DNA聚合酶,不需要依賴病毒誘導的激酶即可發(fā)揮其抗病毒作用。目前臨床應用的ADV是5'-單磷酸脫氧阿糖腺苷的無環(huán)類似物,為阿德福韋的前體,在體內(nèi)水解為阿德福韋發(fā)揮抗病毒作用。

    多項臨床實驗結(jié)果表明,ADV治療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明顯降低HBV DNA水平、恢復肝功能、改善肝纖維化。但國內(nèi)學者比較了ADV酯治療不同階段乙型肝炎患者的情況,發(fā)現(xiàn)肝硬化失代償期組患者比慢性乙型肝炎組和肝硬化代償期組患者的病毒學應答差:治療2年時,三組患者HBV DNA水平下降的中位數(shù)分別為2.9 log10U/ml 、5.9 log10U/ml和6.2 log10U/ml )。Kim等對700名接受阿德福韋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經(jīng)長達1——7年觀察,發(fā)現(xiàn)治療至第1、3、5年,腎功能損傷發(fā)生率隨療程延長而明顯增加,分別為2.6%、14.8%和34.7%.

    因ADV酯抗病毒的效力低于目前所用的其他核苷類藥物,且長期使用時有潛在的腎毒性,故各指南已不推薦其為單藥治療的一線用藥,而常被作為挽救治療措施,用于LAM等耐藥后與LAM等聯(lián)合治療或作為初始聯(lián)合治療的選擇方案。ADV對LAM耐藥的HBV有較強抑制作用。Zoulim等對LAM耐藥的肝硬化患者加用ADV進行1年以上治療,41.2%患者可實現(xiàn)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2008 年美國肝病研究會上發(fā)表的關于LAM 和ADV初始聯(lián)合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隨訪4 年的研究表明:治療第1年,聯(lián)合治療組50%患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LAM 組為45%,ADV組為35%;治療至第4年,聯(lián)合治療組療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的比例達94%.

    恩替卡韋

    ETV為環(huán)戊酰鳥苷類似物,能夠在細胞內(nèi)磷酸化為有活性的三磷酸復合物,通過與三磷酸脫氧鳥苷競爭,在HBV多聚酶的啟動、前基因組RNA逆轉(zhuǎn)錄負鏈的形成和HBV DNA正鏈的合成三個不同環(huán)節(jié)抑制HBV DNA**,對野生型HBV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韓國一項研究顯示,ETV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1年,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的比率為92.3%,累計未移植生存率為87.1%,66%患者CTP評分降至A級,49%患者CTP評分降低2分;Chang等對使用ETV治療至少3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肝組織活檢,所有患者二次活檢時HBVDNA<300拷貝/ml,中位長期活檢時間為280周。發(fā)現(xiàn)治療48周后,Ishak纖維化評分下降至少1分的患者約占1/3,治療3——7年后達88%;Knodell評分改善比例(下降≥2分)分別為73%和96%,該研究顯示長期服用ETV對改善患者肝纖維化具有良好療效。ETV對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很強的抑制HBV**作用:治療12、24、48周時,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的比率分別為65.3%、82.1%和92.5%;ETV長期服用對較嚴重的肝纖維化也有改善,Simsek等對HBeAg陽性及陰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肝纖維化患者使用ETV治療,48周時患者Knodell 評分下降≥2 分者分別為57%和59%.肝硬化患者因肝臟儲備功能差,一旦發(fā)生耐藥可導致慢性肝衰竭,危及生命。ETV具有強效抗病毒、高耐藥基因屏障特點,其3年耐藥率僅為1.7%——3.3%,適用于長療程治療,而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則需終生治療,所以ETV用于HBV相關肝硬化的治療被各大指南廣為推薦。但需警惕,高MELD評分(>20分)的患者服用ETV后易出現(xiàn)乳酸酸中毒。

    替比夫定

    LdT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類似物,其活性代謝產(chǎn)物三磷酸替比夫定,與HBV中自然底物脫氧腺苷酸競爭終止DNA鏈,抑制HBV DNA多聚酶的活性,抑制病毒**。

    Chamroonkul等回顧性調(diào)查3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經(jīng)LdT治療,24周時69%患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52周時89%患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梁靜等使用LdT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92.5%(37/40)患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已有研究表明接受LdT治療3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的比率為80.5%,ALT復常率為81% ,HBeAg血清轉(zhuǎn)換率為37.1%;LdT治療52周,HBeAg陽性患者肝組織學應答率為64.7%,治療5年后可發(fā)生明顯的肝纖維化逆轉(zhuǎn)。LdT在治療肝硬化過程中對肝功能、HBV DNA及肝纖維化均有較好改善。但LdT在治療2年后耐藥比例可高達21%,集中出現(xiàn)在治療24周HBV DNA未低于檢測下限的患者。LdT與LAM及ETV有交叉耐藥,使用LAM及ETV治療無效的患者不建議使用LdT.LdT治療中部分患者可伴有肌酸激酶升高、肌病和周圍神經(jīng)病變;禁其與干擾素合用。鑒于以上因素,各指南并不推薦LdT作為一線抗病毒藥物單獨使用。

    替諾福韋酯

    TDF屬于單鏈核苷磷酸酯,與ADV有相似的無環(huán)核苷結(jié)構(gòu),活性成分為替諾福韋雙磷酸鹽,與天然脫氧腺苷酸競爭終止DNA鏈,抑制病毒聚合酶,抑制病毒**,是目前公認的最強效的抗HBV藥物,2009年美國肝病研究會將TDF作為治療乙型肝炎的一線用藥,國內(nèi)于今年逐步上市。

    一項應用TDF治療HBeAg陽性和HBeAg陰性的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的隨機、雙盲、多中心的Ⅲ期臨床試驗顯示:治療48周時HBV DNA<400 拷貝/ml的比率為74%,ALT復常率為 69%,HBeAg血清轉(zhuǎn)換率為 21%,HBsAg消失率為3%,組織學改善率為74%,治療至72周時,HBV DNA<400 拷貝/ml的比率提高到79%,ALT復常率提高至77%.國外有報道LAM耐藥后換用ADV應答不佳的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換用TDF兩個月后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肝臟炎癥明顯改善,腹水消失。國外的研究報道TDF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4年,未見耐藥發(fā)生,因而TDF為迄今國內(nèi)最期待的抗HBV的藥物。但與ADV一樣,TDF也具有潛在的腎毒性,大劑量應用時尤應注意。

    聯(lián)合用藥

    對于HBV相關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使用核苷(酸)類藥物的原則,目前各指南對策一致:應綜合考慮成本、獲益、安全性、耐藥等各種風險。對初治患者應優(yōu)先選用強效、高基因屏障藥物單藥長期治療如ETV和TDF,也可聯(lián)用無交叉耐藥位點的藥物。聯(lián)合治療目的是防止耐藥株的產(chǎn)生,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用藥者的耐藥率、血清生化指標和安全性等均優(yōu)于單一用藥,但聯(lián)合用藥在增加醫(yī)藥成本的同時,一旦發(fā)生耐藥尚無挽救治療方案,故臨床上聯(lián)合用藥需謹慎。

    綜上所述,大量臨床試驗已證實長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可延緩HBV相關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進展,顯著降低肝臟失代償和肝細胞癌的發(fā)生、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降低病死率。但因核苷(酸)類藥物無法徹底清除肝細胞內(nèi)的HBV cccDNA,需長期服用才能持續(xù)抑制HBV**,盲目停藥則可導致肝衰竭,危及生命,但耐藥和病毒變異影響長期用藥,同時也面臨著現(xiàn)有乙肝疫苗失能的公共衛(wèi)生風險。臨床中應堅持個體化、規(guī)范化用藥原則,才能最終獲得最大受益。

    摘自:《中國肝臟病雜志(電子版)》2015年第7卷第2期


分享到:
  版權(quán)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本站所有轉(zhuǎn)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zhuǎn)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