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哪些支架、瓣膜可以做MRI

哪些支架、瓣膜可以做MRI

2015-07-05 22:23 閱讀:1153 來源:華夏影像診斷中心 作者:林* 責任編輯:林夕
[導讀] 相信不少人在臨床上會遇到這個問題,做過支架的病人有需要做磁共振檢查,能做嗎?該怎么給病人解釋?支架可能還好一點,如果有人說,我又機械瓣膜,能做嗎?這個時候,你通常會怎么處理?給影像科打電話?查書?你確定影像科的大夫就知道嗎?書上能找到嗎?

    相信不少人在臨床上會遇到這個問題,做過支架的病人有需要做磁共振檢查,能做嗎?該怎么給病人解釋?支架可能還好一點,如果有人說,我又機械瓣膜,能做嗎?這個時候,你通常會怎么處理?給影像科打電話?查書?你確定影像科的大夫就知道嗎?書上能找到嗎?

    今天,我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相信看完今天的文章,以后你就可以指導老大夫啦:)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是有指南的。2007年,AHA發(fā)布了一項聲明,有關心血管器械與磁共振的安全性。不繞彎子,我們一隔一個來辟謠。

    一、冠脈與外周血管支架

    AHA的聲明明確指出,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脈支架產品,都經過測試,并且已經注明MR安全。而早起的外周動脈支架(2007年之前)可能存在弱磁性,除此以外,所有的支架產品在≤3T的磁共振檢查中都是安全的,而且有研究者證實可以在植入支架的當天進行MR檢查。對于那些若磁性的外周動脈支架來說,就有必要對安全性進行考量,但通常認為,6周以后的磁場接觸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無論是金屬裸支架,還是藥物涂層支架,都是MR安全的。

    二、機械瓣膜

    根據(jù)2007年的AHA聲明,市面上幾乎所有的人工心臟瓣膜與瓣環(huán),都是MR安全的,可以在任意時間進行≤3T的磁共振檢查。

    此外,固定胸骨的“鐵絲”也被證明的MR安全的,但由于各地區(qū)材料的差異性,也許會有局部熱效應產生的可能。

    所以,機械瓣也是安全的。

    三、心臟縫合與封堵器械

    大部分的縫合與封堵器材都是MR安全的。其說明書上會標注是否進行了檢測。

    四、下腔靜脈濾器

    絕大多數(shù)IVC濾器是MR安全的,但有少數(shù)若磁性的器械,比如Cook的Gianturco bird nest,或是Boston Scientific的Greenfield濾器,那么指南還是推薦最好間隔6周再行MR檢查。

    五、漂浮導管

    攜帶Swan-Ganz導管的患者不應進行磁共振檢查,雖然在體試驗證實可以安全獲得MR影像,但仍有因為導管、導絲等帶來的可能風險,不推薦進行磁共振檢查。

    六、臨時起搏器

    保留在心外膜的臨時起搏導線是MR安全的。但無論是黏貼電極的體外起搏,還是經靜脈的臨時起搏都不推薦其進行磁共振檢查。

    七、起搏器與ICD

    這一類器械進行MR檢查的最大風險,在于可能的器械移位、程序改變、影響起搏器本身工作,或是電極產生的熱效應。

    但大家也指導,有廠家也為此進行了許多努力,目前MR兼容的起搏器也早已經進入了臨床。但即便如此,對于這一類植入了MR兼容的起搏器的患者,磁共振檢查也應更加謹慎。

    八、IABP

    雖然并沒有人對其進行過系統(tǒng)的安全性評價,但2007年的聲明明確指出了IABP是MR的絕對禁忌。

    相信看過本文,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就不用到處求救了吧。

    參考文獻:Safe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evices: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Committee on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 and Intervention: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Cardiac Imaging, and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irculation. 2007;116(24):2878.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