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學術研究 > PNAS:專家揭示麻疹病毒感染新機制

PNAS:專家揭示麻疹病毒感染新機制

2012-12-04 10:50 閱讀:3214 來源:生物通 作者:網* 責任編輯:網絡
[導讀] 細胞受體是病毒入侵易感細胞和啟動感染的關鍵。到目前為止已經鑒別出了3種麻疹病毒細胞受體——膜輔蛋白CD46、信號淋巴細胞激活因子SLAM和粘附分子Nectin-4。

  麻疹是常見于兒童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盡管相關疫苗早已問世,全球目前每年仍有約12萬人死于麻疹。麻疹的傳染性很強,未接種疫苗者如與麻疹患者接觸,其患病幾率可超過90%,因此仍是當前全世界的一個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

  細胞受體是病毒入侵易感細胞和啟動感染的關鍵。到目前為止已經鑒別出了3種麻疹病毒細胞受體——膜輔蛋白CD46、信號淋巴細胞激活因子SLAM和粘附分子Nectin-4。前兩種受體與麻疹病毒血凝素(MV-H)形成復合體的結構已經獲得報道。Nectin-4近期是上皮細胞中鑒別的一種受體,可接觸麻疹病毒并幫助其穿過上皮細胞,在麻疹病毒進出人體呼吸道時起關鍵作用。但目前研究人員對于它與MV-H的結合模式仍不清楚。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解析了人類nectin-4細胞膜遠端結構域與MV-H形成的復合體的結構。分析結果表明nectin-4通過N末端IgV結構域獨特地結合了MV-H β4-β5槽;這一接觸界面由疏水性相互作用支配。研究人員發(fā)現MV-H的nectin-4結合位點與其他兩種受體的結合位點存在廣泛重疊。

  新研究表明位于MV-H β4-β5槽中心的疏水口袋與結合所有三種鑒別的麻疹病毒受體有關,代表了抗病毒藥物一個有潛力的靶點。

  高福研究組近年來發(fā)表了多項重要的成果。不久前,其課題組分析了源自危地馬拉小黃肩蝙蝠甲型流感病毒的H17N10,獲得了分辨率為2.20的晶體結構。為解開關于蝙蝠流感病毒H17N10所具有的獨特基因組的謎題提供了結構生物學依據,這一研究不僅為解析唾液酸酶超家族的結構和功能提供了依據,而且也有助于揭示蝙蝠流感病毒感染的分子機制。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